从中亚窑炉的服务对象不难看出,中亚窑炉的品质和服务已经被西班牙百年卫浴品牌乐家和美国的科勒卫浴所认可和接受,而且乐家已经把中亚窑炉推广到了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可见中亚窑炉在国际市场备受推崇。科勒负责人刘嘉喜讲:“中亚窑炉在卫浴洁具窑炉的设计制造商中,是中国第一。”徐胜昔坚持的是什么?品质。用窑炉的品质去帮客户省时、省心、省钱,赢得市场的尊重和掌声。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徐熙武对徐胜昔评价:“可以用十二字表达,‘兢兢业业、自始至终、成绩斐然’。通过自我钻研、学习引进欧洲技术再到自主研发出适合中国高效生产的宽段面卫生陶瓷隧道窑,从早先的几十米升级到后来的百米以上,为卫陶企业赋予了高效的生产能力。经过几十年黄冈一批窑炉研发的兄弟单位的努力,中国的窑炉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已差距无几,而徐胜昔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
窑炉革新带了新的产业革命
有专家表示中国窑炉的历史其实是一部不断对外学习和引进的历史,原因便是中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中国窑炉的发展是站在西方窑炉技术之上进行本土化的移植。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奔驰因发明汽车而流芳百世,福特却因建立首个汽车生产线而备受赞扬,他们对世界的发展的推动力是同样巨大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和原创设计去提升窑炉的科技性能,正是徐胜昔这批窑炉人所做的努力,撇弃欧洲华而不实的外观设计,专心打造内核的技术,把自主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了不愧于“中国制造”的民族信念。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让中国窑炉的性能更加稳定,尤其是升温曲线的预先设定、显示,窑炉温度的风压,窑压,氧含量,设备故障的实时监控等,所有的数据控制都可以在一后电脑界面操作完成,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质量,把以前依靠经验的窑工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所代替,这个把经验数据化的过程是中国窑炉革命重要环节。
满头银发的徐胜昔深知窑炉的发展和革新影响着卫生陶瓷的产能、能耗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窑炉做到世界第一才能真正协助中国卫陶企业的有序发展。
 (左图:隧道窑 右图:辊道窑 )
|